三是通过强化面向公众和行业的网络服务能力★★★,持续推动“网络升级”。面向公众高品质网络服务需求★★,加速5G向偏远区域延伸,深化重点场景高质量覆盖★★★,加快推动5G RedCap县级以上城市连续覆盖,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-A升级演进★。面向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,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在重点领域规模部署和在新兴场景普及应用,扩大5G RedCap、5G LAN、定位增强、无源物联、通感一体等技术应用,带动云平台、边缘计算节点、智算基础设施等建设★★★,探索建立基础电信企业和行业企业网络共管共维新模式。计划到2027年底,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38个,建成7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,全场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★★★。
一是深化部门协同合作★★。在《扬帆升级方案》编制过程中,我们不断完善5G应用跨部门协同推进体系,持续深化与教育部、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协同,面向工厂★★★、电厂★★★、矿山★、油气园区★★★、校园、景区、医院、产业园区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5G应用领航者★,引导更多行业企业加速深化5G应用★★,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。进一步释放5G在更广范围的赋能作用,拓展与生态环境部、交通运输部★★、农业农村部★★、国家广电总局、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合作,系统推进5G应用在各行业领域走深向实。
二是拓展领域应用场景。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需求,推进5G行业、个人应用协同发展。面向行业数字化转型,推动5G应用向智慧海洋、数字体育、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加速拓展★★★,进一步激发5G行业应用赋能潜力。面向个人应用,加速5G新通线D★、云手机等应用创新,持续释放信息消费潜能★★★。
二是通过提升核心产业★、融合技术★★、应用产业★★、标准体系、应用安全等五大产业关键环节供给能力,持续推动“产业升级”★★★。面向5G技术产业演进升级,重点推动5G-A和5G毫米波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链成熟★★★。面向融合技术研发,推进5G与AI★★、北斗、边缘计算、云计算、大数据以及行业技术深度融合。面向融合应用产业,提升芯片/模组、融合终端/装备、行业虚拟专网★★★、解决方案等关键环节低成本高质量供给能力★★★,加快适配各类行业应用主体需求★★★。面向融合应用标准,加速关键融合应用标准制定★★★、完善和推广,健全5G融合应用标准体系★★★。面向应用安全能力提升,加快应用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和重点产品研制。计划到2027年底,打造形成超1000款创新行业终端模组产品,5G融合应用标准超150项★★,全链条支撑能力稳步夯实。
2021年7月★,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9部门印发《5G应用“扬帆★”行动计划(2021-2023年)》(简称《扬帆计划》)。截至2023年底★,各项既定目标全部超额完成,5G应用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。一是政策体系基本形成★★。前期我部联合教育部、文化和旅游部★★、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国家能源局开展5G应用试点★★、培育典型案例★★,各地积极发布出台1000余个5G相关政策文件★,形成部门合作、央地联动、产业协同的工作合力★★。二是网络能力持续提升。截至2024年9月,5G基站总数达408.9万个,已实现“乡乡通5G”,建成全球规模最大、技术领先的基础网络★。5G行业虚拟专网数超4.5万个,有效满足各行业对网络定制化★★、数据本地化★★★、管理自主化的应用需求。三是应用产业日渐壮大。5G融合应用标准数量超100项★★,5G工业网关★★、CPE、巡检机器人等5G行业终端进网产品数量超700款,面向行业需求的5G隔爆基站、高精度授时基站★、轻量化核心网等定制化网络设备开始部署。四是应用赋能逐步彰显。5G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0个,应用案例数累计超10万个,在工业、矿业、电力、港口、医疗等行业实现规模复制。
三是加速技术融合创新。持续强化5G数字基座,深化5G与AI★★、北斗★★、边缘计算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创新★,打造多技术融合的5G行业应用解决方案★,降低5G应用部署门槛、提升5G应用赋能效益。研发推广基于5G技术的★“小快轻准”数字化技术产品,更好满足不同行业★★、不同规模★★★、不同基础企业的多元化应用需求。
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中央网信办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《5G规模化应用“扬帆”行动升级方案》(工信部联通信〔2024〕227号,简称《扬帆升级方案》)★★。为更好理解和落实《扬帆升级方案》,回应社会关切,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负责人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★★★:
习高度重视5G发展,多次作出重要指示★★★,强调要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★★★,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。5G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万物互联★、数据流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★★,以泛在连接促进人工智能★★、大数据等各类数字技术融合创新,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。5G规模化应用将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★★,赋能传统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升级★,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★★★,加快推动信息通信业现代化,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★。
《扬帆升级方案》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面向2027年底提出了“构建形成‘能力普适★★★、应用普及★★★、赋能普惠’的发展格局,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”这一总体目标,围绕应用、产业★★★、网络★、生态“四个升级”,系统部署了13项重点任务和4项保障措施,通过持续增强5G规模应用的产业全链条支撑力、网络全场景服务力和生态多层次协同力,全力推进5G实现更广范围、更深层次、更高水平的多方位赋能★。
一是通过加速新型消费、生产经营、公共服务等三大类应用提质扩面,持续推动★“应用升级★★”★★★。面向新型消费应用★,通过培育新终端、丰富新体验、营造新环境,促进应用、网络、内容、终端协同创新,不断丰富5G新消费新体验。面向工业互联网、智慧电力、智能矿山、智能油气、智慧交通、智慧农业、智慧海洋等生产经营领域,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,实现提质增效降本。面向政务服务、数字教育、社会治理、智慧文旅、卫生健康、广电视听★、数字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,促进供需精准对接、优质资源共享复用★★,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★。计划到2027年底,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85%,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75%★,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超1亿,大中型工业企业5G应用渗透率达45%,实现多方位深度赋能。
现阶段,我国5G应用发展正处于由技术驱动转向价值牵引、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牵引的关键窗口期,需要持续加强政策引导,巩固现有发展成果,进一步推动5G应用实现量的规模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。为此,我们研究出台了《扬帆升级方案》,立足5G规模化应用新阶段、新机遇、新挑战,在前一阶段推动各行业5G应用广泛探索实践的基础上,凝练共性场景需求,全面强化产业★、网络★★★、生态等支撑能力★,加速实现供需匹配和赋能效益升级★★★,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★,全力推动5G应用规模化发展★★。
《扬帆升级方案》提出4个方面的保障措施★★。一是强化统筹联动★★。完善跨部委协同机制,协调推动重点工作★★★;健全部省联动机制,鼓励各地积极出台支持政策★★。二是优化频谱供给。科学统筹现有频谱资源★★★,依法合规、稳妥有序地通过重耕、共享等方式★★★,持续提升5G频率供给★★。三是完善要素保障。深化产融合作,鼓励各方加大对5G创新产品和设备应用的支持力度,加强复合型人才培训,构建多层次人才队伍。四是加强动态监测。将成熟5G规模化应用发展指标纳入信息通信业统计调查制度★★★,持续跟踪5G-A等新技术应用情况,总结5G应用典型案例经验成效★,加大宣传推广力度★★。
我们在总结前期《扬帆计划》推进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★★★,进一步优化思路★★、完善举措★★,推动以下三方面工作创新。
四是通过凝聚地方、企业、平台等主体创新合力,持续推动★★“生态升级”。充分发挥地方引导作用,鼓励地方加大对5G应用发展支持力度,建设5G应用规模发展城市★,依托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打造5G产业园区。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★,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成长,培育一批面向行业5G应用的专精特新企业和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★。充分发挥平台带动作用,打造一批5G应用创新中心等协同创新和应用推广载体,搭建5G应用★★“出海★★★”交流合作平台,依托“绽放杯★★”大赛持续推广典型方案和成熟商业模式。计划到2027年底★,培育200家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,打造50个特色鲜明的5G应用创新载体,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★、梯度成长的良好态势逐步形成★★★,多层次协同创新有力强化★★。